查看: 6266|回复: 1
收起左侧

Cubieboard试用手记

2013-1-23 17:56:5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前一阵子买了一块Cubieboard,就是类似RaspberryPi的ARM板子,之所以选Cubieboard而不是RaspberryPi是因为Cubie的配置更高——1Ghz的ARM核(全志A10),1G的DDR内存,4G的NAND,还带一个SATA口(做为一个靠廉价存储混饭吃的loser,我热爱SATA口)。

板子拿到手,跟照片一模一样,Tom Cubie(Cubieboard的设计者)同学不欺我也。可回收的纸盒子也很可爱。

medium.jpg
开始是用wiki上提供的Buildroot方法把编译好的image烧到板子上的NAND里,可以成功启动到Linux 3.4.5 kernel,字符终端,可以联网,但是毕竟系统工具都是用busybox攒的,太少,不够方便,也没有包管理工具。此root系统带有一个CedarXPlayer工具,可以看1080p的视频,即使是高清的rmvb都很流畅(这小板子确实厉害),但是,这个神奇的CedarXPlayer工具不支持快进快退甚至连暂停都不支持,而且退出播放时需要用Ctrl + c,纯属测试工具。

medium.jpg

所以,还是改用SD卡启动,论坛上有人提供了BerryBoot,用它可以直接把linaro(可以理解为ARM版的ubuntu)装到SD卡上,能成功进到图形界面,只是分辨率有点低。但此时我再用vlc看rmvb的时候就变得特别卡了,想来是跟显卡驱动有关系,于是按论坛上的说法装了显卡驱动,但还是不好使,只好发邮件问Tom Cubie。


我按照文档里的步骤装了VLC,居然不出图像。嗯,我还需要好好琢磨琢磨。

Cubieboard不光是能做高清播放机,那个sata口加上板子上的 2 pin 的电源口,完全可以接一个2.5寸的笔记本硬盘(或者有钱的话,一个SSD)。想想看,一个5V电压2A电流的ipad充电器,就可以带动一个基于ARM的NAS(Cubieboard加一块2.5寸硬盘),才10瓦功耗的NAS呀,放在家里,可以下个BT,做个共享,看个电影,还是很有优势的。

同事何燕峰送了我一个小机箱,我便把Cubieboard和一个3.5寸的硬盘(实在找不到2.5寸的,3.5寸的硬盘光靠Cubieboard上的2 pin电源口是带不动的,要另外供电,因为2.5寸硬盘只需要5V的电压,而3.5寸硬盘需要12V和5V两种电压)一起放进机箱里,还挺合身:
medium.jpg

猜猜Cubieboard的设计者Tom Cubie同学多大?2010年的本科毕业生。人家都有自己的事业了。想想我自己,三十好几的人了,还在给人修bug、做测试、调性能,还不招人待见,真是惭愧。

我以后要多向Tom Cubie同学学习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13-8-30 20:41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注我们,了解更多

官方微信

服务时间:10:00-16:00

公司地址: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Powered by 树莓派论坛 2019.4  粤ICP备15075382号-1
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